事情是這樣,由於家中服役的老福特今年的小問題不斷。
連進廠保養的時候,師傅都拜託我別再修車了,該讓他休息了。
有考慮年底要買車,但家中還有老爸的車,所以也不急。
這幾個月就邊看新車試駕影片邊觀望。
大概是十一月初跟朋友聊到車子的話題,本來決定要買福特的車系,但他丟一句:你不急的話,可以等看看新馬三。
隔天下班就衝去展示間看車,結果撲空,根本還沒發表。
但業務給了我小DM跟一張發表會的邀請卡,讓我十二月初的時候去看看實車。
展示間還有馬六,我真的很喜歡,隔一兩個禮拜就去坐坐看。
結果我每次去就會拿到新的馬三DM,最後大中小版本我都收集到了,有點白痴。
先講賞車會的一些插曲好了,因為我有點不滿意。
當初業務跟我說有兩天12/6、7號,是有拿到邀請卡的貴賓才能參加。
有機會能試駕,說要去的時候務必跟他聯繫,到時候才能幫我安排試駕的時間。
由於我只有星期日放假,就跟他說了七號會去。
結果到那個禮拜他才跟我說,公司決定只辦一天,所以七號來是看不到車的。
害我臨時請了半天假去看車,去的前一天我還問業務那邊是不是很難停車?
如果不好停我就騎機車去,他說沒問題,公司會有人幫你泊車。
於是我當天就開車去,結果開到門口那邊的人說來賓很多,叫我自己找車位。
我整個超無言,打電話給業務抱怨,才有人幫我停車。
車子停妥之後我手拿著邀請卡,也沒人在檢查,就直接進去了。
人爆多,說好的有拿邀請卡的貴賓才能參加呢?
我連要拍整台車都被人群擋住,想當然說好的試駕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要進去坐坐都要排個老半天。
好的,抱怨完了。
不過這也顯示出了新馬三的超人氣,這台車上市的確是造成了不少話題。
甚至把PTT的車板整個淹蓋成馬三版,在01的討論也相當熱絡。
原因不外乎是Mazda脫離福特車廠之後,日本原廠決定自成一派統一管理。
之後Mazda的車系將全部採進口制,給很足的安全配備六氣囊、循跡系統標配。
更驚人的是78萬-88萬的車價,把台灣國產車廠差不多價格安全配備永遠只給兩顆氣囊打了一個大巴掌。
因為這台車,我們才知道政府有多麼保護國產車廠,讓國廠車產偷東偷西給我們消費者。
還因此上了新聞
稅制變相鼓勵進口車 台汽車工業恐滅亡
似乎又離題了,不過這些事情確確實實是新馬三帶來的效應。
如果你是來看我寫這台車的介紹,似乎要讓你失望了。
因為這台車如此熱門,大家都介紹的超級詳細,在此我就不再多加評論。
在下方我會給一些不錯的車評,給你們更加了解這台車。
來說一下我個人試坐的小小心得好了。
不能開,然後人爆多也沒拍甚麼照片,只好偷一些圖請見諒。
(圖源:01 Mazda版)
駕駛座坐上去排檔桿的位置、中央扶手卡的相當合適。
發泡棉偏硬但可以接受,事實上我很喜歡這種程度的硬,家中的神車沙發椅開久了腰真的很酸。
地柱式的油門很少在日系車上看到,滿新奇的。
我喜歡他冷氣出風口後面的弧度設計,就感覺很潮阿幹。
至於大家很在意的座椅包覆性,我其實坐甚麼車都感受不到包覆性,所以......無從評論。
但整體而言,我滿喜愛這張椅子。
來到後座,事實上他雖小,但絕對夠用。
不會有壓迫的感覺,中央鼓起面積有點大頗可惜。
至於後方沒有冷氣出風口,就看個人在不在意了。
我是無感,因為通常都是我當司機haaaaa
後廂空間......恩,就普通(被打。
平整性不錯(幹,詞窮不知道該說甚麼。
詳細圖片車評↓
更顯從容姿態 All New Mazda 3 2.0 Sedan
走之前我突破人海終於擠到前面,拍到這張引擎室的照片。
貨真價實的SkyActiv引擎,沒有來1.5真的很可惜。
據官方表示,1.5的成本跟2.0差不多,所以不會引進。
2.2柴油還在跟日本原廠爭取。
我很喜歡Mazda推出的SkyActiv介紹小動畫,一不小心就把整個系列都看完了。
"我們的目標是:將極致效能、前所未見的創新、高燃油經濟低排碳量和傑出駕馭表現,
集中在一部平價的車子上。"
喊出這種口號,你怎能不喜歡這牌子?
最後分享一下跟業務的一些談話。
業務表示首批1000台賣完之後,之後進口的馬三會拔掉一些配備。
不過他前後幾次講的東西差很多,讓我開始覺得他在唬爛。
第一次說,可能操控影音螢幕的中央小圓旋鈕會被拔掉。
我整個傻眼!幹,被拔掉之後那要用三小操控螢幕?
第二次說,可能會拔自動啟閉雨刷、頭燈,輪框變小之類的。
但之後都會加個公司還沒確定,但會拔東西是確定的。
之後我去01爬文,大家也都覺得業務在嘴砲,大家不要被他騙了就急著下訂。
我認為車子還是要自己試駕過後,再買才是正確的。
畢竟大家車評講得怎樣,都不及你親身去車室內感受十分鐘重要。
好了,大概就這樣,祝大家賞車愉快。
最後附上GO車誌的試駕影片,結束這回合。